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過,抑鬱症病患者中有更多女性,每年的死亡數據卻顯示死於自殺的更多為男性?那麼,你還記得對上一次跟男生討論心理健康是什麼時候嗎?
最近有幸到一間為男性的well-being而設的慈善機構完成兩個星期的實習。這間機構的服務對象分為兩類,一、是家庭暴力的男性受害者,二、是與伴侶分開了的單親爸爸。在旁聽分診/轉介對話時,當客戶分享他們遇到的困難,我有時也會認為「可能是男方做了什麼,才令女方如此不講道理。」另外,我也發現在法庭程序中,男方通常要比女方提供更多證據才能說服判官,因而落實保護性質的庭諭(如non-molestation order)。這份工作經驗的最大得著是讓我反省自己潛在的性別歧視、或者可以說,是仍然抱有的一些固定性別定型思想。
根據不同研究,就是因為這類形形式式的原因 —害怕不被相信、尋求協助需要更多資源等,男性比女性更少主動尋找支援。就算會尋找協助,也是因為到了臨界點,又或是因為家人朋友不斷勸戒。其他研究亦顯示診斷標準不一定包括男生獨有的表徵。這不單是個人層面上的偏見,更是反映了社會層面上的性別定型(如 toxic masculinity)。由於男性未必最善於表達感情,我們更需要主動關心他們。
- 保持開放的態度,有耐性:一開始討論的時候可能不會最順利,也要有心理準備不是第一次討論就能敞開心扉。若第一次不成功,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再次嘗試。也許當他們感受到你的誠意和認真,他們便會向你傾訴。在討論期間,亦練習active listening,創造一個safe space讓他們表達。這樣會更容易令他們感受到被接納。
- 提及有關資訊:有時候男生不尋求協助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有什麼選擇。如果他們可以認識不同機構、或不同類型的自我幫助的方法,這樣可以避免情況惡化。
因此,我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對男生心理健康的意識。在我看來,「男兒有淚不輕彈」這類說法已經過時了。雖然我們不能立刻改變社會風氣,但我們仍然能夠盡力幫助身邊的人。
post by Andrea (final year psychology student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/路一直都在 只是你還未能看見,請你知道有人和你同行,你並不孤單;
2019 2020 2021 一切都很壞,好像沒有甚麼能好起來
總是故作堅強累積越來越多的情緒,
抵擋世界的惡意和謊謬
但最真實的感受想説出口卻又無所適從
一路的艱難無以名狀;
讓我們陪你一起勇敢, 一起溫柔🤍
不論情緒困擾,工作/家庭/感情問題
只要你願意講,我都願意聽❤️
歡迎你來投稿/找我們聊天、都可以轉發給身邊有需要的人。
投稿內容會由有心理及社工背景的工作者回覆
有咩想講就講啦💪🏻:
Comments